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欢迎您!

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 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 创建适合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
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29-8149835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你看懂了吗?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5/2 17:21:43

4月25日,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的百人会论坛上所言,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以上,在这份中长期《规划》中,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被再次明确。此外,未来我国汽车将向关键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将实现安全可控、中国品牌将全面发展、国际发展能力将明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将大幅提高五大目标迈进。为了推进汽车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规划》还特别给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的保障措施,明确将完善内外资投资管理制度,有序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

核心要义做大做强中国品牌

工信部解读《规划》时指出,《规划》的核心要义就是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措施上,主要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


可用“一六六八”四个数字概括:一个总目标、六个细分目标、六项重点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


“六”个细分目标是汽车强国的细化考量指标。核心技术、企业品牌、国际市场份额等汽车强国基本要素逐步成为行业共识,《规划》对应提出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发展、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三个目标。此外,还提出了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等三个目标。


“六”项重点任务是围绕六个目标提出,是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1、是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整合优势资源建立跨产业协同平台,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体系化的技术创新能力,组建汽车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攻关核心共性技术。


     2、是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推动整车与相关行业企业、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和资本合作,发展先进车用材料及制造装备,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瓶颈,建立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3、是突破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汽车先进技术,推广成熟节能技术,形成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先进节能汽车梯次合理的产业布局。


     4、是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以互联网应用为抓手,推动汽车服务业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5、是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加强品牌培育,深化国企改革,鼓励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6、是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发展能力。引导企业把国际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加快实现全球发展布局。

“八”项重点工程是六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八项重点工程分别对应于六项任务,分别是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关键零部件重点突破工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应用工程、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工程、先进节能环保汽车技术提升工程、“汽车+”跨界融合工程、汽车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海外发展工程。


规划目标这些数字要实现

《规划》作为未来5到1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指引,提出了具体目标。


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到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逐步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到2025年,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到2020年,打造若干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商用车安全性能大幅提高;到2025年,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


到2020年,骨干汽车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4%左右,新车平均故障率比2015年下降30%,形成若干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到2025年,骨干汽车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6%左右,骨干企业新车平均故障率达到国际一线品牌同等水平,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


到2020年,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45%以上。到2025年,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55%以上。


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5%;到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4.0升/百公里、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汽车实际回收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


 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10%,满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设需求。到2025年,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与推广应用并举


在迈向汽车强国的途径上,新能源汽车被作为重点突破领域,引领正规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规划》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是市场化发展,在这方面,《规划》要求加大推广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扩大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从鼓励购买过渡到便利使用,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例。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加强出厂安全性能检测,强化新能源汽车生产监管,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分类注册登记、交通管理、税收保险、车辆维修、二手车管理等政策体系。建设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政策体系。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范围。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关键零部件研发是支撑


无人驾驶作为汽车工业追求的终极技术,未来5到10年是其关键技术积累的重要时期。《规划》要求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汽车联盟、汽车产业联合基金等作用,不断完善跨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攻克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促进传感器、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确定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通信频率,出台相关协议标准,规范车辆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格式与协议,制定车载智能设备与车辆间的接口、车辆网络安全等相关技术标准。促进智能汽车与周围环境和设施的泛在互联,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实现资源整合和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多行业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交互平台。


为了推进关键技术的发展,我国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推广。出台测试评价体系,分阶段、有步骤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示范区内建设测试、验证环境及相应的数据收集分析、管理监控等平台,集中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验证的示范与评价,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网及智慧城市等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机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多领域联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明确安全责任主体界定、网络安全保障等法律要求。


《规划》还指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要着力推动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传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转自:中国汽车报


此文关键字:
相关产品